一、围界入侵探测系统的性能指标: (l)探测概率 PD 探测概率 PD 以百分比表示,即传感器在防区内识别出人侵者的概率。传感器的探测概率是基于一定的条件的,受探测目标的特性(例如数量、体积、速度和方向)、敏感度设定、天气状况、场所条件以及设备的维护等方面的影响。 (2)漏报率 VD 漏报意味着传感器能够被躲过(例如绕过或骗过传感器)。任何一个探测技术都有可能被躲过。漏报率的高低取决于入侵者对该系统的了解程度、借助的工具(例如梯子)以及系统本身的操作情况和维护状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漏报率降到最低,如使用隐蔽性传感器、在特定的高危险地点综合使用多种探测技术、消除整个周界探测覆盖中的弱点(盲点)等。 (3)错报率 FD 错报率是指由不明原因引发的错误报警。由传感器自身产生的噪音引发报警,是最为典型的错报,此外还可能是环境温度超出了传感测器电子元件可承受的温度极限、接地不良、线路连接不正确或松动、电源电压波动、安装过程中设备损坏、传感器维护不当等原因引起错报。 (4)误报率 NAR 误报率是指由确定是无威胁的因素引发的不正确的报警。误报率也以每个防区每天或每月发生的次数来表示。不同于 FAR,NAR 的报警原因能被系统操作员来识别,通常采用 CCTV 系统来识别。误报的原因通常是小动物、环境影响。正确掌握系统的 FAR/NAR 对周界保护系统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进行报警复核,这些不正确的报警将给值班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并且可能造成安全系统被忽略或被关闭。 二、几种入侵探测系统简介 1、泄漏同轴电缆传感器——PERIMITRAX 埋地电缆入侵探测系统 (l)工作原理 Perimitrax 采用泄漏感应电缆产生不可见的电磁场。在发射电缆的外层导体开槽,使得电场能量外泄,由另一根并行的接收电缆来探测泄漏出来的电场能量。 感应电缆可以埋在任何介质里,如土壤、沙地、粘土、混凝土或沥青等,形成一个统一的、隐蔽的、依地形而建的体积探测场。 感应电缆有两种规格:SC1 型感应电缆将发射和接收电缆放在同一个护套里,只需一道电缆沟,节省安装时间和经费,由此产生的典型探测场是1 米高,2 米宽。实际的探测场还和埋装的深度,埋装的介质及设定的门限有关;如果需要较宽的探测场,可采用SC2 型感应电缆。SC2 型感应电缆是将发送电缆和接收电缆相距大概 2 米分开埋装,由此产生的典型的探沏]场是 l 米高,3 米宽。 (2)安装方式 如果埋在土壤里,需要预先挖好 30cm 深、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