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的 Sql Server 数据库编程 lyqmath 一、数据库表 创建数据库表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还原数据库的方式,假设已经存在数据库备份文件“ TESTDB”,可以通过还原数据库的方式来获取数据。 1. 选择还原数据库 2. 选择数据库文件 3 . 执行还原操作 这样就可以获取已备份的数据库。如果没有数据库备份,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创建数据库,并导入表信息。 以附表 1 为例,根据已有表结构建立数据库表 data1,同理建立数据库表 data2。这里采用最常用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1. 创建 csv 数据文件 data1.csv 2. 打开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 TESTDB,导入数据 3. 按向导执行 4. 选择文本文件 5. 选择csv 文件 6. 按向导执行 7. 按向导执行 8. 按向导执行 9. 按向导执行 10. 按向导执行 11. 按向导执行 12. 按向导执行 13. 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14. 根据字段要求设计表 15. 查看数据库 二、系统配置 为了保证 Matlab 能正常访问 Sql Server数据库,这里采用最常见的设置数据源的方式来处理。 1. 建立 ODBC 数据源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ODBC 数据源->用户 DNS。 2. 点击“添加” 3. 选择“SQL Server”、“完成” 4. 数据源名称 编程时要用到,可任意命名。服务器选择自己指定的 5. 选择默认数据库,下一步 6. 按向导执行 7. 完成配置 8. 测试连接 三、Matlab 测试 访问已建立的数据源,并做连接测试。 代码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 获取数据源的名称 sourceName = 'TESTDB'; % 允许登录连接时间最长为5s Timeout = logintimeout(5); % 获取数据库连接对象 conn = database(sourceName, 'sa', 'df1500'); % 测试数据库连接状态 fprintf('\n 数据库连接状态:\n'); disp(ping(conn)); % 获取数据元对象 dbmeta = dmd(conn); % 获取表名信息 t = tables(dbmeta, ''); % 获取返回数组的大小 [trow,tcolumn] = size(t); index = 1; % 由于表中既包含了系统表格,又包含了用户表格,需要在其中 % 找出用户表格,对t 数组的每一行的第二个元素判断是table % 则为用户表 for i=1:trow if strcmp(t{i,2}, 'TABLE') tablename{1, index} = t{i,1}; index = index+1; end end for i = 1 : index-1 fprintf('表名:%s\n', tablename{1, i}); end % 获取欲查看的表格的名称 tablet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