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题2 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 2 例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概要 此例题将介绍利用MIDAS/Gen做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整个过程,以及查看分析结果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1 . 简要 2 . 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3 . 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平面 4 . 生成框架柱 5 . 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 6 . 定义边界条件 7 . 输入楼面荷载 8 . 定义结构类型 9 . 定义质量 1 0 . 定义配筋 1 1 . 定义及分配铰特性值 1 2 . 输入时程分析数据 1 3 . 运行分析 1 4 . 查看结果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 3 1.简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例题模型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基本数据如下: 轴网尺寸:见平面图 柱: 300x300 主梁: 200x300 混凝土: C30 层高: 一~二层 :3.0m 地震波: El Centro 分析时间: 12 秒 图1 分析模型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 4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在建立模型之前先设定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1 . 主菜单选择 文件>新项目 2 . 主菜单选择 文件>保存: 输入文件名并保存 3 . 主菜单选择 工具>单位体系: 长度 m, 力 kN 图2 定义单位体系 4 . 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 添加:定义C30混凝土 材料号:1 名称:C30 规范:GB(RC) 混凝土:C30 材料类型:各向同性 5 . 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 注:也可以通过程序右下角 随时更改单位。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 5 图3 定义材料 图4 定义梁、柱截面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 6 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 主菜单选择 文件>新项目主菜单选择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框架: 输入:添加x坐标,距离3,重复2; 添加z坐标,距离3,重复2; 编辑: Beta角,90度;材料,C30;截面,200x300;生成框架; 插入:插入点,0,0,0;Alpha,-90。 图5 建立框架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 7 4.建立框架柱 生成框架柱的步骤如下: 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扩展: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 材料:C30 截面:300×300 输入柱子高度:dz=-3 在模型窗口中选择生成柱的节点 图6 生成框架柱 注: 此处柱子高度-3,负号代表沿Z轴负向。 例题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