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2 《孟子》三章VIP免费

22 《孟子》三章_第1页
1/8
22 《孟子》三章_第2页
2/8
22 《孟子》三章_第3页
3/8
22《孟子》三章教学目标课题《孟子》三章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孟子的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把握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和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掌握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丈夫”的含义,学习立身处世的原则,体会磨难困苦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ke),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宣扬“仁政”“王道”,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虐民。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也有积极的影响。《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长于言辞,善于说理,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以民为本”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为了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左传》《国语》《管子》等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老子》中就有“爱民治国”的主张。相比较而言,儒家的民本思想最集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读准字音公孙衍(yan)贫贱(jidn)丈夫之冠(guan)不能淫(yin)畎亩(qudn)妾妇之道(qiQ)傅说(yuQ)曾益(zeng)法豕拂士(bl)胶鬲(ge)外患(huan)劳其筋骨(jin)通假字(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同“叛”背叛)(2)往之女家(同“汝”你)(3)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5)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名词,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锋利,锐利)而:一怒而诸侯惧(连词,表顺承)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之:丈夫[之冠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2 《孟子》三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