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8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50*1=50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2、据《汉书· 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A.农耕经济B.法家思想 C.中央集权D.轻罪重罚3、(公元前 338 年)孝公死,惠王代后 ,,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 .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4、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5、商鞅变法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6、“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出赘:做上门女婿)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7、右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由此统一度量衡。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8、《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 智) 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 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 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9、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图是 1975 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的秦杜虎符,上有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之事,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