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森林种苗学绪论一、森林种苗学特点连续性、区域性、实践性、集约性、综合性二、森林种苗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1.天然种质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良种生产基地缺乏3.良种品质保障技术研究尚处初步阶段4.工厂化育苗程度较低,优良珍贵品系配套规模化生产技术缺乏5.品种创新能力弱6.种苗产业化水平不高,苗圃从业人员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三、森林种苗学发展趋势1. 良种化基础研究1) 加强良种基地建设(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2) 二代及高世代种子园建设3) 优良、速生、丰产树种的引种和驯化2. 种子生产种子产量预测技术采种和种子处理的机械化种子质量监控系统种子贮藏问题种子休眠的处理问题3.壮苗培育壮苗的定向培育问题苗木质量控制2 / 72 苗木的营养诊断问题除草剂的应用4.其他育苗技术无性快速繁殖技术无土栽培技术 (人工基质研制、稳态营养综合补偿调控系统、环境调控) 容器育苗的技术(营养土配方的研制) 林木工厂化育苗(设施的组建和环境调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育苗 (组织培养、细胞工程 (细胞融合 )、基因工程) ) 第一篇林木种子的生产与经营种子生产概述一、种子概念:是绝大多数乔、灌木树种繁殖后代的主要材料,是育苗和造林不可缺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学上所说的真正意义的种子或种子的一部分、果实或果实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等。意义:是林木繁殖及造林的物质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的人工林质量。按贮藏特性分类正常性种子(种子从母树脱落时通常含水量较低,耐干燥和低温,安全含水量低)顽拗性种子二、良种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遗传品质:体现在用此种子造林形成的林分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抗逆3 / 72 性强等特点播种品质:体现在种子物理特性和发芽能力等指标达到或超过有关国家标准。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只有两都优良的情况下才能称为良种。三、种子生产研究内容论述林木的结实规律、科学地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的理论和技术。第一节林木良种繁育(第五章)一、种源和种子区划1. 种源 :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同一树种由于长期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必然形成适应当地条件的遗传特性和地理变异。种源的理变异的基本规律:种源间在绝大多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中心产区到边缘产区,多数性状呈南北渐变趋势,中心产区生长快,但适应性不如非中心产区。2. 种子区划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树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