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中学生网状评价模型的建构与实施初中学生网状评价模型的建构与实施 【摘 要】本文基于评价的大背景,以某校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例,试图提出包含了多元化的评价要素、动态的评价过程和直观性的结果反馈三个特点的网状评价模型,并阐明实验结果。 【关键词】初中学生网状评价信息技术 一、讨论背景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课程改革走向深化、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显得越发突出,高考、中考的不断改革正说明了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XX]17 号)中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进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进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展。” 二、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老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进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福华认为现代学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学生评价,根本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而恰当的评价程序能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参照标准,可以成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使学生活动指向预期目标。 笔者认为评价首先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学习过程,不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同时也应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可以以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为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在每一次课堂上的表现,以时间为线,用博客为纽带,将学生的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连接成一个整体。其次,老师和学生以及其他能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人都应该积极主动的参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最后,评价的功能定位是改进教学,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重视评价反馈,应该呈现出全面、直观的结果,让师生清楚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能针对性的改进。 三、网状评价模型的建构 (一)概念及特点 学生评价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评价,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合理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连续、动态、多元的评价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这种评价手段,笔者称为“网状评价”,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