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度环境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影响的讨论综述制度环境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影响的讨论综述 [摘要] 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讨论一般都局限于公司特征因素这一微观层面,本文就制度环境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国内外讨论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述,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制度环境 宏观因素 综述 一、讨论背景 债务期限结构是 Morris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率先注意到的一类公司融资问题。Morris 认为“无论何时,只要公司借入资金,它就必须同时决定新债务的期限”,所以,债务期限结构的决策是“执行到期未偿还债务的赎回决策的延伸。” 从理论讨论的进展历程看,债务期限结构理论实际上是伴随着资本结构理论的进展而出现的一个理论分支。早期对债务期限结构的讨论主要遵循以 MM 定理为中心的理论框架, 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公司金融理论分析之中,1974 年 Merton 在《公司债务的定价:利率结构的风险》一文中认为: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假设下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市场价值无关,这一讨论为现代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理论的进展奠定了基础。70 年代后期,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登上了学术舞台,新资本结构理论在讨论中大量引入了不确定性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的经济学讨论方法,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观点。在这一新的讨论框架下,一些学者开始对债务期限结构讨论进行拓展,将公司最优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化为解决与不对称信息相关的代理成本的问题。随着一大批代表人物的出现和他们的经典文章的发表,与债务期限结构有关的理论讨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期限匹配假说、代理成本假说、信号传递假说、税收假说、清算风险假说、发行成本假说以及利率风险假说等。这一阶段所形成和进展的债务期限结构理论主要从企业特征因素出发, 强调企业应选择与自身进展战略一致或保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债务契约,从而产生最优的融资期限结构。 直到上个世纪末,部分学者才开始关注制度环境等宏观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他们认为,债务期限结构不仅取决于企业特征因素,还取决于宏观制度环境因素,从而开启了宏观层面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这一讨论课题。 二、制度环境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国外讨论现状: 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与其赖以生存的制度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