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剖析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进展革新特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把进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揭示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新进展 新中国成立 60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不断与时俱进。胡锦涛在2024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从 12个方面概括了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成果,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进展,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 正确认识、科学阐述民族的内涵,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的概念都是沿用斯大林的“四要素”说,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养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但斯大林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当时苏联各民族的情况,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情况。 “这一定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像我国这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和民族交往历史的国家的民族界定,也不完全适用于像美国那样新兴的移民国家的民族界定。”因此,这个定义在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202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明确提出了“七要素说”,即“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进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进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对民族概念的新阐述,不仅富有鲜亮的时代特征,而且把历史渊源、宗教等作为一些民族形成和构成的因素,进一步揭示了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复杂性和特别性,使民族概念既符合民族共同体的一般进展规律,又符合民族共同体的特别进展规律,这是对民族概念的新认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