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办杂志|办杂志注意事项办杂志|办杂志注意事项 那年热播《编辑部的故事》,一些生人见面总要问:“你们编辑部真那么喧闹,那么有意思吗?” “比那还喧闹,比那还有意思。” 一点都没夸张,我们杂志社的喧闹景象主要集中在 80 年代。 80 年代有句口号叫“建全法制”,就是说当时法制还不建全,因此舆论和媒体的作用被放大,编辑记者常常仗义执言,替天行道,在报刊杂志上为弱势群体受害人伸张正义。 那时候,被《妇女之友》揭露的陈世美,肯定会被撤职或开除公职,生女孩遭受丈夫残害在《妇女之友》刊登后,恶夫一定被送上法庭,有位书记之子对女老师非礼犯法,书记稍有袒护,《妇女之友》一篇披露报道造成该书记在党代会上落选。当时尚未实行差额选举,几乎很少有候选人因不够半数落选。因此很多人都知道:被抛弃、挨打受气去找《妇女之友》,在《妇女之友》上登。 一次编辑部来了一位未婚先孕的农村小美女,家住双鸭山郊区,找了个对象是县城的司机,司机承诺结婚后给她“办户口”。那司机在县里是一个说不上媳妇的坏包,姑娘怀孕六七个月后不仅不给办户口,还正式通知“黄了吧”。小美女无颜见江东父老,凸着肚子两眼通红的走进编辑部,说着说着撩开衣襟,只见她腰上捆着雷管,说《妇女之友》要是不管,就地拉弦儿,不活了。她家离矿区近,那是崩煤用的雷管,老编我紧急疏散,只留下两人好言相劝,先消除无望激烈情绪,然后建议她去找姐姐,秘密引产,再去南方开个缝纫店赚钱,她会裁缝活儿。直到现在我常常想起那个农村小美女,幻想她成了服装业老板。 杂志办到这个份上,焉能不喧闹。 二十多年倏忽而过,法制越发健全,报纸杂志为受迫害妇女当代理的功能越来越淡化,一篇文章能把一个坏男人送上法庭的历史几乎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中国的进步,也是两性的进步。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进入 21 世纪后,《妇女之友》开始从伸张正义向为女性的就业、创业、健康、家教、生活服务转型。 今日,编辑的真功夫是知识。没有社会科学知识,所操练的家庭伦理、两性情感选题就没有份量,这方面,读者在杂志上常见的周六是编辑部的高手。周六乃副总编周新力,不仅笔耕杂志,因为有深度,还常常被省市电视台谈话节目请去当嘉宾。曾有读者说她执行的“本期头条”是“我的最爱”。而榜样栏目编辑建辉不仅以挖掘采写百姓精英、传奇人物见长,更善于和医务界专家打交道,他采访专家后写下的关于“早老性痴呆”,关于“前列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