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动静结合,欢乐写作动静结合,欢乐写作 摘要:静态描写是作者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写,动态描写是对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或者人物的描写,更富有运动感、变化感和活力感。本文通过《鸟的天堂》的课堂设计,进行阅读写作教学实践,使学生领悟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语言上做到更加动感鲜活,从而更强烈地感染读者,实现描写的目的。 关键词: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 巴金在 1933 年欣赏了广东省天马河上的一棵大榕树,那里鸟儿翻飞齐鸣,作家兴奋的心情不能自抑,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鸟的天堂》。文章质朴优美,意境深远,令人神往。 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傍晚去的时候,只看到了一棵茂盛无比的大榕树;第二次早晨去的时候,却是百鸟欢腾雀跃的喧闹情景,这场景让作者震撼、惊叹。笔者根据文章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从编者意图、学习意图和写作意图的融会贯穿出发,展开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突出了文章的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之美。 一、“鸟的天堂”生机无限 课文最后一句话: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是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发出的感叹,也是对课文的总结。读了全文,我们都清楚了“鸟的天堂”其实指的就是这棵大榕树,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 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啊?它充满了勃勃生机,它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它喷薄着生命的气息!仿佛是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似生命在涌动;仿佛是阳光照射下,无数光点照耀着你的双眼,似一个个生命在颤抖……作者看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后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作者从内心迸发着对生命的赞叹!笔者结合本单元的阅读目标——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里需要学生细细体会榕树枝叶繁茂的静态场景,成了我们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时的学习重点。 巴金笔下对这棵大榕树的描写如此充满张力,于是,我引导学生也来学写对事物进行静态的描写。我们在部编本五上教材的第一单元中学到过借物喻人的手法,同时结合这种方法来尝试。学生可谓是兴趣盎然,有写樟树的,有写兰花的,有写青松的……真是美不胜收! 笔者选取了两位写腊梅的孩子的习作,他们的笔端流淌着真情与实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