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的困惑,剖析比较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育模式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培育目标与要求,确立了现场电气工程师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大纲,构建了现场电气工程师人才培育的具体实施方案,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首批试点工作制造实施基础。 关键词:现场电气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支柱专业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进展阶段,需要大批高素养的“现场电气工程师”。作为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首批试点。在对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教育理念(以下简称“美国麻省理念”)的学习,结合在长期中德合作办学中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以下简称“德国模式”)的讨论与实践,形成了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知识、能力、素养培育的基本构思以及相应的培育改革举措。 一、我国目前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的困惑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企业对现场电气工程师的培育要求,通过对知识、能力、素养三要素实际运行轨迹的观察,可以发现,我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下述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知识传授的学术化壁垒顽固。我国现行的电气工程高等教育模式脱胎于前苏联的学科教育,其学科教育与工业实际脱节明显。知识传授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深度,过分注重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教学内容只是知识的简单叠加,往往忽略知识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忽视了理论知识的现场实际应用。课程体系中,培育电气实际综合能力与电气技术直观推断力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程较少,训练现场电气工程经验的教学内容欠缺,涉及学科知识交叉及综合运用的教学环节匮乏,学生接受企业项目团队锻炼的机会不多。教学计划中虽包含相关工程实践和工程能力培育的教学环节,但大都以“知识点”形式串接在各相关理论课程单元之间,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中的实际电气问题相结合,最终导致培育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现场电气工程师的要求。 2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电气工程课程体系的关键知识点涵盖大量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