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儿童语言进展特点谈儿童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如何运用语言摘要:口语交际是人际代写交往中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对儿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对儿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抓住儿童语言进展的关键期,要明确法律规范口语交际的特点,并据此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各有侧重地安排训练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儿童;口语交际教学;特点;内容和形式 心理学讨论表明,3 岁幼儿掌握的词为 800~1000 个左右,5~6 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量进展到 3000 个左右,他们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闻。因此有人认为,学龄初期儿童的口头语言已经进展到了相当的水平,他们入学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自身的书面语言水平,没有必要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周士魁在《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一文中指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小孩子 7~8 岁,基本能说完整的话,基本符合汉语规律。他们学语文应着重于读写,把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学四大能力目标提出来,未必科学。所以,认为语文教学大纲能力目标中关于听说的陈述有失妥当,不该将听说读写同等视之[1]。 事情真的如此吗 一、学龄儿童(6~12 岁)口语交际水平现状 首先从学龄初期儿童(指 6~12 岁)的言语表达的质量来看。上世纪 80 年代,戴宝云曾对初入学的 31 名儿童进行口语测试[2]。在儿童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让他们回答“你家里有几口人?有那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等几个问题。测试结果显示:甲类占 10%,乙类占 70%,丙类占 20%。乙丙两类的主要问题,一是用词不确切,语句不够恰当;二是层次不清楚;三是语言不法律规范,方言土语、口头禅很多。2024 年上海市教育局对上海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态度、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情况也不容乐观。说得连贯与流畅达到满分的,一年级为 58.3%,在涉及“安慰别人、交新朋友、在商店买东西、请求别人帮助”等主题时,学生普遍存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缺乏的问题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打断别人说话。由此可见,学龄儿童的口语交际水平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他们的口语交际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他们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的句子东一句西一句地讲话,不能用连贯的句子来表达。 这是因为儿童进校前的语言是在自然的语境中无意识掌握的,“惯于说他感兴趣的东西,说话时随心所欲,要说什么就说什么”[3]。他们的大部分谈话属于“自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