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启蒙时代以中国为题材的法国喜剧的产生与进展启蒙时代以中国为题材的法国喜剧的产生与进展 摘要:18 世纪法国戏剧舞台上的五部以中国为题材的喜剧(《中国人》、《中国公主》、《中国婚礼》、《中国节日》、《礼貌的中国人在法国》),彰显了中国在法国喜剧进展史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欧洲启蒙时期是个开放的、探究的时期。法国戏剧家,特别是喜剧家,不约而同地把中国作为他们的创作对象。比较这些作品,可以看到法国喜剧家审美观的演变和“中国”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透析其真正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启蒙时代,法国喜剧,中国主题,异国情调 在 18 世纪的法国戏剧界,中国主题吸引了喜剧作家的目光。 1692 年Regnard 和 Dufresney 的 《 中 国 人 》 ( Les Chinois ) , 1729 年 Lesage 和D"Orneval 的《中国公主》(La Princesse de la Chine),1742 年 Faval 的《中国婚礼》(Les Noces chinoises),1754 年 Noverre 的《中国节日》(LesFetes chinoises),1754 年 Louis Anseaume 的《礼貌的中国人在法国》(Le Chinois poli en France)等戏剧上映的时间铺陈了中国式喜剧的进展轨迹。中外学术界还未对此问题进行深化探究。一些著作或者对相关剧本作了单独的介绍,或者观察了欧洲文学界的中国情调。笔者列举三个相关作品。第一,Song Shung-Ching 的 Voltaire et la Chine:在《中国孤儿》章节中,Song Shung-Ching 对 Regnard 的《中国人》的情节做了快速的摘要,但是既没有讨论其影响,也没有讨论其异国情调的呈现。第二,Rene Etiemble 的 L’Europe chinoise:在第二章《中国戏剧的 n 个方面》里,Etiemble 对 17—18 世纪英国伊丽莎白戏剧中的中国人的形象进行分析,却忽略了法国喜剧中的中国题材。第三,Frederique Balliot 的 Chinoiseries littkraires:la Chine et la littkrature d’imagination en France de 1704 a 1789:在这部博士论文讨论中,作者比较注重文学作品中的中国的形象,忽视了剧作家审美观的演变。总而言之,中国题材的剧本分析总以单独零碎的形式出现,难见系统。然而,笔者认为,在一个特定背景下,特定时期里,一些看似独立但是却有着千丝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缕联系的特定题材,可以反映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学的冲撞和融合:是什么促进了这些法国剧作家选择中国题材?18 世纪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