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有企业跨国经营如何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国有企业跨国经营如何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 摘要: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面对着海外项目点多面广、员工来源多元化等特点。如何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增强员工的执行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绩效管理存在问题,提出要在全球建立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引入平衡计分卡,并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绩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战略;绩效管理;国有企业;跨国经营 中图分类号:F1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XX)08-0156-02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实行多种方式“走出去”,对外投资合作取得长足进展。20XX 年,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 499 亿美元,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达到 538 亿美元。中央企业在海外承建了一批标志性工程,获得了一批重要能源资源,建设了一批技术研发中心,输出了一批成套技术装备,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国有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深化,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复杂,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挑战尤为突出。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着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建立改善员工绩效、落实公司进展战略,如何促进公司的快速进展,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瓶颈问题。 一、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日益成为保证企业持续有效进展、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对员工实施有效激励的直接手段。但我国国有企业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绩效管理没有把员工的绩效与公司的战略重点链接起来,没有根据国际化跨国企业管理模式去考虑。此外,国有企业海外项目分布很广,地域跨度大,人员结构复杂,员工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给绩效管理带来了难度,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全球绩效管控体系 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根据总部不同的管控程度,分为松散管理型、政策指导型、操作指导型和全面管理型。总部分别扮演着建议与指导、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和监督与服务四种角色。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只有不到 20 年的时间,经历了起步、快速推动、跨越式进展 3 个阶段。尽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但总体上人力资源管控仍处于松散管理阶段,跨国经营企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