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线聊天室-聊天室VIP免费

在线聊天室-聊天室_第1页
1/4
在线聊天室-聊天室_第2页
2/4
在线聊天室-聊天室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线聊天室 聊天室在线聊天室 聊天室 幼儿听力丧失祸起阿米卡星 郭曼茜 话题一: 幼儿听力丧失 祸起阿米卡星 据报载:因治疗不当而致耳聋的浙江省临海市 4 岁幼儿包某,今年 1 月获得某医院 21 万元的赔偿。至此,这起历时两年多的医疗纠纷终于划上了句号 。1998 年 9 月 27 日,当时还不满周岁的包某因咳嗽、发热在某医院儿科就诊。医生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阿米卡星 80 毫克肌内注射。后包某又因感冒等症,先后 3 次在该院接受大剂量的阿米卡星注射。注射前后,医院均未作血药浓度监测。从 1999 年 10 月开始,包某的父母发现原来十分机灵的儿子变得反应迟钝起来,而且听力下降,语言能力退化。同年 12 月,医院五管科检查后确认包某听力已经丧失。包某耳聋后,其父母认定系医院超剂量使用阿米卡星所致,属于医疗事故,故而将医院告到法庭。经过法官反复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被告向原告赔偿人民币 21 万元。另据报载,河南省开封市患儿焦某也因静脉滴注阿米卡星致聋,其父母状告医院。法院经过调查鉴定后,判处医院赔偿患儿人民币 51 万元。 [点评] 阿米卡星又名丁胺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临床常用的还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米星、西索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共同毒副作用,主要是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连接阻滞作用。其耳毒性尤为突出,是药物致聋的罪魁祸首,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可致永久性耳聋。据报道,在后天性耳聋患者中,因药物致聋者占 40%~45%,而氨基糖苷类致聋占药物性耳聋的 80%以上。 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为什么那么强?目前认为主要是该类药物的内耳淋巴液浓度较高。蓄积的药物使内耳感觉毛细胞中毒受损,导致耳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不易吸收,肌注或静脉滴注后能迅速吸收入血。用药 5 小时后内耳淋巴液的药物浓度与同期的血药浓度相同。吸收入血的药物约 9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血药浓度随药物排泄而下降。但是内耳淋巴液的药物消除缓慢,出现明显的蓄积,对内耳毛细胞形成持久性损伤。用药剂量愈大,损伤愈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还有其家族性。某患者仅注射 0.5 克链霉素,听力就急剧下降,出现耳聋。经调查他家的三代人中就有 17 人因注射链霉素致聋。另有 9 位因注射链霉素或庆大霉素致聋的母亲,她们的 17 个子女中就有 14 人因使用相同的药物导致耳聋。医学家对独立家系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线聊天室-聊天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