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语文“大”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语文“大”起来 语文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学生读书兴趣不高、作文无话可说、语言表达贫乏。究其原因,还是老师把语文教“小”了,小到让学生以为语文就是一个学科、一本教材、一堂课、一张试卷。语言文字原本是从生产生活中产生,也在生产生活中得到锤炼;它的趣味与意义,皆源于活色生香的生活,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语文素养的培育,若脱离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与体验,为文字而文字、为文章而文章,语文自然就“小”了,难谈素养。 要想让语文“大”起来,就得把语文的触角从教材、课堂、作文、考试这些被动、功利、单一的语文学习中,拓展延伸到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思考与体验中来。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语文教学摆脱学科的“小”,让语文“大”起来。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以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养,着力进展核心素养。语文素养则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和实施方式跨学科、重体验的特征,来服务于语文素养的培育,是值得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探究的课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可让语文阅读“大”起来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大量阅读作为基础的所谓语文学习成绩,真的仅仅只是考试的分数而已。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或功利性阅读是普遍现象,靠老师逼着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难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唤起或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是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功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基于语文学科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故事。有些单独成课文,有些出现在其他课文中。神话作为中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作品类型,既承载了人类智慧与想象力,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也充满了趣味。但假如老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找神话故事书来读,甚至指定学生读哪些神话故事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被动的学习任务,很难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而假如采纳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来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神话故事则不然。 例如,老师组织开展一次《谁是最“厉害”的神?》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好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以一定时间为限,要求每个学生从神话故事书中找出一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