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几点建议理论征文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几点建议【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提高认识,坚定信念;领导干部提高整体素质,率先垂范;发扬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和群众监督,不搞特权;加强制度建设,使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障党员的权利。【关键词】国有企业;规范;政治生活;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各种改革也不断深入推进,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企业生存的市场和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国有企业如何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政治工作的新课题。习近平主席曾讲过。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一个领导干部威信是高是低,一个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还是软弱涣散,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实践充分证明,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严肃,用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重要法宝,党员领导干部就会受到严格的党性锻炼,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就更加牢固,对思想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就有更强的防范和抵抗力。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各级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以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环境,方式、方法也已第1页共5页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党内政治生活也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企业党内政治生活从总体上有弱化的趋势,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企业党内政治生活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片面地认为,国有企业属于党政分家,企业的重点工作在生产经营和效益,当然就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有的人认为企业是经理负责制,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既费力又耗时,对企业经营管理又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便出现党政分工、分家和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脱节的现象。2、个别企业领导“严于律人,宽以待已”。有的企业领导本身不是党员,待站上了领导岗位后才突击入党,对党的认识不深,甚至并不具备一个合格党员的条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特权思想严重,缺乏廉洁自律意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使得人民群众不敢讲实话、讲真话。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党员干部、班子成员对开展政治生活缺乏信心。3、党内组织生活单一、传统。国企组织生活习惯读报纸、念文件、开会批评、参观教育写心得等传统方法,而且经常出现为应付上级检查,完成考核指标而补过组织生活的现象。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主要采取硬性手段,偏重教条主义,忽视思想工作和人性化管理,忽视党员的权利。4、忽视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在日常管理中,只是不断地向党员干部提出要求、目标,忽视为党员干部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致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超前性。很多国企政治生活主要放在宣传表象,更多是注重“说、讲”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二、发扬党内民主,自觉接受监督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1、发扬党内民主,允许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在政治生活中党员干部应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不反对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不搞阴谋诡计,不拉帮第2页共5页结派,不散布反党言论,都应认真倾听。对于认识错误而讲错话,做错事的情况不能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2、强化民主意识,杜绝家长作风。“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政治生活中别的同志提出的批评和意见,要正确认识。在民主生活中,党员同志有不同的观点,不等于反对这个同志,不等于反对领导,更不等于反党。党员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对有不同意见的同志绝不能挖苦、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