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门信访工作的综合研究【内容提要】职能部门是信访工作的主导性力量,部门信访工作关系到信访稳定、社会和谐、民生保障。针对当前部门信访工作理论研究不深入、共性规律挖掘不充分、总体部署不统一、操作规程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部门信访工作的基本现状、剖析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全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门信访工作的一系列对策措施。【关键词】部门信访工作现状定位成因对策职能部门与基层共同构成信访结构体系的“两大单元”,加强部门信访工作是《信访条例》和中央5号文件的具体要求,也是当前信访实践亟待深入推进的现实课题。与基层信访工作相比,由于共性规律揭示不深、实践探讨不够深入,当前职能部门信访工作处于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低位管理的状态,大多以行业系统层面的条管规划为主,从党委、政府层面进行条块统合规划极少,导致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合力未能真正形成,整体工作难有实质性突破。本文拟从部门信访工作的基本现状、功能定位、突出问题、主要成因、目标要求和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期理出内在规律,为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一、部门信访工作的基本现状近几年来,部门信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形势较为平稳,发展趋势逐渐向好,但与当前形势发展与客观需求相比仍有差距。概括起来,当前部门信访工作的基本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五有五滞后”:(一)思想认识有所深化,但理念思路较滞后。由于当前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信访总量居高不下,突出问题难以消化,成为各级部门领导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一些信访量较大、矛盾隐患较多的职能部门,领导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信访工作得到及时加强,信访责任日益强化。如近几年来,XX省工商系统始终把构建和谐工商、维护系统稳定与履行职能、行政执法、第1页共14页监管市场结合起来,把系统信访稳定工作摆在重要位臵,做到了会议有研究部署、工作有计划安排、事后有检查落实,信访量明显减少,20XX年,XX省工商局共处理群众信访件285件,同比下降12.8%。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分行将信访工作纳入全盘工作之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统一部署,抓好落实,实现工作程序化、制度系统化,档案一体化。XX省国资系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市国资委成立了经企业改革改组处、业绩考核处、法规处、信访办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集团也成立了相对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信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参与的信访工作体系[1]。但仍有少数部门领导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甚至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是少数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缺乏共同做好信访工作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调配合意识。(二)信访平台有所拓展,但整体合力较滞后。为了解决群众诉求不畅的问题,大多数职能部门建立了信访接待场所,设立了信访窗口,开通了投诉电话、网络信访平台,甚至视频接访系统。如XX省在信访举报平台建设方面,南昌、九江、萍乡、抚州等地市采取了“群众举报、纪委买单”的做法,开通“107”、“178”、“007”、“110”免费举报电话、免费信箱、纪委书记信箱等,为信访举报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的问题是,尽管部门信访渠道日益多元,但同一部门不同载体之间、不同部门同一载体之间的业务板块分割现象十分普遍,信访资源尚未充分整合,综合效应还未形成,多头受理、重复转办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行政资源的虚耗和效能不高。(三)运行机制有所强化,但操作规范较滞后。随着信访制度日益完善,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移植、嫁接、引入到部门信访工作体系,使部门信访工作运行较以前效率更高、功能更强、效果更好。如XX省在台胞台属信访工作方面,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排查调处机制、定期走访机制、教育引导机制、信访监督机制。XX省为了有效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第2页共14页着力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排查化解机制、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