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笔 记 -水 獭 > ( 总 则 ) 1 刑 法 的 渊 源 : 刑 法 典 ( 包 括 修 正 案 ) ; 单 行 刑 法 ( 国 家 最 高 权 力 机 关 ) ; 附 属 刑 法 ( 包 括 变 通或 补 充 规 定 ) 。 普 通 刑 法vs 特 殊 刑 法 : 后 者 仅 适 用 于 特 别 人 、 特 别 事 件 、 特 别 地 域 或 特 别 事 项 。 --港 澳 台 “刑法 ”就是中国 特 别 刑 法 。 Tip: 刑 法 并非预防犯罪的 唯一甚至是主要手段。 Tip: 刑 法 的 最 后 手段性蕴含着刑 法 的 谦抑性、 保守性。 Tip: 刑 法 的 保障人 权 机 能主要通 过限制国 家 刑 罚来保障犯罪嫌疑人 、 被告人 和罪犯的 人 权 ,进而实现最 一般人 权 利的 保障。 “刑 法 既是善良人 的 大宪章,也是犯罪人 的 大宪章” Tip: 刑 法 既是行 为规 范,又是裁判规 范。 刑 法 解释: 立法 解释( 最 高 立法 机 关 ) ; 司法 解释( 最 高 司法 机 关 ) ; 学理解释。 刑 法 解释的 原则: 1.罪刑 法 定 原则; 2.罪责刑 相适 应原则; 3.体系性与协调性原则; 4.文理解释优先于 论理解释的 原则。 ( 论理解释包 括 扩大解释、 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 体系解释和目的 解释等) 刑 法 解释的 主要方法 : 文理解释/扩大解释( 不超过国 民的 预测可能性; 扩大解释不等于 类推解释; 罪刑 法 定 主义禁止不利于 被告的 有罪类推,允许有利于 被告的 类推解释,但“刑 法 中类推解释被禁止”仍是对的 ) /限制解释/当然解释/体系解释/法 意解释/目的 解释/补 正 解释。 解释方法 的 顺序: 文理解释~论理解释( 体系解释— 法 意解释— 扩大解释或 限缩解释或 当然解释— 目的 解释) 。 举重明轻: 对法 无明文规 定 的 犯罪,凡应当减轻处罚的 ,则列举重罪处罚规 定 ,比照从轻处断。 举轻明重: 对法 无明文规 定 的 犯罪,凡应当加重处刑 的 ,则列举轻罪出发规 定 ,比照从重处断。 刑 法 基本原则: 1.罪刑 法 定 原则; 2.刑 法 面前人 人 平等原则; 3.罪刑 相适 应原则。 <罪刑 法 定 原则> “法 无明文规 定 不为罪,法 无明文规 定 不处罚” 1.实行 成文法 主义,据以定 罪量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