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新设计]2016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训练VIP免费

[创新设计]2016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训练_第1页
1/9
[创新设计]2016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训练_第2页
2/9
[创新设计]2016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训练_第3页
3/9
- 1 - 小题对点练 考点一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1.U 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 及S,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下图所示)。与 S 相比,R 为低渗溶液(即浓度较低)。当图a 中的U 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参看图b),U 形管两侧溶液的高度及浓度分别是怎样的( ) 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 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 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 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 解析 由于溶液S 浓度高于溶液R,所以U 形管内达到平衡时,右侧较高。此时两侧液面造成的压强差与两侧中溶液的渗透压差对水分通过半透膜的作用相等,水分进出平衡。 答案 B 2.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预测图2 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的是( ) A.图甲中水柱 a 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 a 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 b 将保持不变 D.图乙中水柱 b 将先上升后下降 解析 因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图甲中的水柱 a 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将静止;因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图乙漏斗内液体先表现吸水,水柱 b 上升,因葡萄糖的外渗,当漏斗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漏斗内液体又表现为失水,水 - 2 - 柱b 下降。 答案 D 考点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3.下列情况下不会出现饱和现象的是( ) A.氧气被细胞膜运输时,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葡萄糖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C.肌肉细胞吸收氨基酸时,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D.叶肉细胞吸收镁离子时,载体数量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解析 A 中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由于不受载体数量和ATP 的限制,所以氧气浓度和运输速率成正比关系,无饱和现象,A 正确。B 中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受载体数量的限制;C、D 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分别受载体数量和ATP 的限制,所以都会出现饱和现象。 答案 A 4.下列关于不同运输机制间的比较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A 参与运输的膜成分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B 动力来源 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 ATP C 特异性 无 有 有 D 运输的分子高浓度时的饱和性 无 有 有 解析 选项 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成分是磷脂分子。选项 B,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动力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靠 ATP 水解供能。选项 C 和选项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都具有特异性和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创新设计]2016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训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