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用以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2 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达到一定数值)。3 径流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4 山洪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5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6 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7 水土保持对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有植物措施( 如水保造林、 水保种草、水保耕作等 ) 和工程措施 ( 如坡面工程、沟道工程、挡墙工程等) 。8 加速侵蚀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如滥伐森林、开垦陡坡、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耕作等引起的土壤侵蚀强度超过自然侵蚀强度的现象。9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 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10 土壤抗冲性土壤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性能。其值大小受到土壤质地与结构的影响。11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抵抗雨滴打击和径流分散的能力。土壤分散性高,团聚力弱,胶体数量少,腐殖质含量低和坚实性大等,是土壤抗蚀能力小的基本标志。12 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由于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风沙活动的土地退化过程。13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14 切沟侵蚀是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这种沟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