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 :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沉淀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实用价值和实用功能的现象。水体污染物 :造成水体的水质、 底质、生物质等质量恶化或形成水体污染的各种物质或能量。水体污染源 :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的发生源。水体自净: 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后总量减少,受污染部分部分地或完全地回复原状。水体所具备的上述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与挥发;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生物净化:微生物、水生动植物)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固体污染物(单位体积的水中所含质量或浊度);需氧污染物(BOD COD TOC TOD 等表示);有毒污染物(质量浓度);营养污染物,(单位体积水中含氮和磷的总质量);生物污染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感官污染物(色泽和色度,臭和味);酸碱污染物(常用PH值,浓度高时也用sw z 碱或酸的质量分数);油类污染物(质量浓度);热污染(用温度)。水质 :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三个方面。水质指标 :是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表示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结果以氧( O2)的 mg/L 表示。它反映了有氧条件下,水中可生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化学需氧量( COD):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在外加强氧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O2的 mg/L 表示。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常用氧化剂为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BOD/COD的应用——废水可生化性的判断,当 BOD5/ COD > 0.3 时,可生化处理; 当 BOD5/ COD值在 0.25~0.3 时,难生化处理;当BOD5/ COD<0.25 时,不宜生化处理。按原理不同,污水处理方法分类:①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态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举例: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虑截留法等。②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分离、去除污水中呈溶解、胶体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举例:化学混凝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等。③物理化学处理法:通过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污水中溶解、胶体态的污染物质的方法。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