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教材分析1 一、本章地位与作用 本章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基础内容,既是“整式”、“分式”之后引入的第三类重要代数式,也是“实数”之后对“数”的认识的深化.本章内容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教材中安排本章在“勾股定理”之后、“二次方程”之前,意在为解二次方程做好准备;本学期安排本章在“勾股定理”之前,能为解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数值扫清障碍. 整式数式算术平方根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分式 二次根式)0(aa应用 二、知识网络归纳 性质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0(aa定义乘除运算加减运算**同类二次根式 三、课标及中考要求 【课标要求】 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进行根号下含字母的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如3a b ,2ba ba等.) 【中考要求】 考试要求 A B 二次根式 及其性质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代数式作简单变形;能在给定条件下,确定字母的值 二次根式的 化简和运算 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1 参考了之前几次同题教材分析稿,例题也大多沿用之。 四、课时安排建议 21.1 二次根式 约2 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约2 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约3~4 课时 数学活动与小结 约2 课时 五、全章教学建议 1. 注意本章内容的“工具性”.二次根式相关知识的学习是为后续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学习打基础,因此应重点落实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和计算(特别是实数的化简和计算)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尽管课本中的例题相对简单,但不要忽视它们在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所起的过渡作用. 非实验班不建议在此补充涉及代数式化简、运算技巧的内容(如分母有理化等),相应地,学探诊测试6 第6 题及之后的题目可不作为基本教学要求. 2. 从提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开始,就注意强化“二次根式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这一观念.避免教材第7 页小贴士“在本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的字母都 表 示 正 数”给 学生带 来 的误 解 和误 导 .总有为数不少 的学生将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非负 性”条件误 记 为“正 性”条件,可能与此有关. 3. 注意对“实数”一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