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006 年6 月29 日,《刑法修正案(六)》公布,加重了对安全事故责任人的刑事处罚力度。本节主要介绍刑法中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1.重大责任事故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 康 ,公私财产以及正常 的生产、工 作、生活 安全;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 主体,即自 然 人,新 刑法在主体上删 除 了“工 厂 、矿山 、林 场 、建筑 企 业或者其他企 业、事业单位的职 工 ”,使 犯罪主体扩 大 到 一 般 主 体 ; 客 观 要 件 为 行 为 人 违 反 有 关 安 全 管 理 规 定 , 发 生重 大 伤 亡 事 故 或 者 造 成 其 他 严 重 后 果 ; 主 观 方 面 是 过 失 , 即 行 为 人本 应 当 预 见 自 己 的 行 为 将 导 致 发 生 危 害 后 果 , 但 由 于 疏 忽 大 意 未 能预 见 , 或 轻 信 能 够 避 免 , 以 致 发 生 严 重 后 果 , 主 观 上 不 是 希 望 危 害后 果 的 发 生 或 有 意 放 任 发 生 。 强 令 他 人 冒 险 作 业 罪 , 是 指 强 令 他 人 违 章 冒 险 作 业 , 因 而 发 生重 大 伤 亡 事 故 或 者 造 成 其 他 严 重 后 果 的 行 为 。 强 令 他 人 冒 险 作 业 罪的 犯 罪 客 体 是 社 会 的 公 共 安 全 , 即 不 特 定 多 人 的 生 命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