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刻意练习》-精读 • Day 1 大脑的适应能力 № .1 本书导语:天才真的存在吗? № .2 今日导读 № .3 史蒂夫的强大记忆能力 № .4 伦敦司机的大脑 № .5 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 .6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和三个细节 № .7 年龄与适应能力的关系 № .8 今日总结 • Day 2 什么是刻意练习 № .9 今日导读 № .10 心理表征 № .11 心理表征的特点 № .12 刻意练习 № .13 刻意练习的特点与应用 № .14 一万小时法则的对与错 № .15 今日总结 • Day 3 变杰出路线图谱 № .16 今日导读 № .17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一) № .18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二) № .19 跨越停滞阶段与意志力 № .20 保持动机 № .21 今日总结 • Day 4 刻意练习的运用 № .22 今日导读 № .23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 № .24 训练医生 № .25 致力于传授知识的传统方法 № .26 致力于改进技能的新方法 № .27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一) № .28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二) № .29 今日总结 • Day 5 训练与天生才华 № .30 今日导读 № .31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一) № .3 2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二) №.33 训练VS “天才”(一) №.34 训练VS “天才”(二) №.35 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 №.36 用刻意练习创造新世界 №.37 今日总结 № .1 本书导语:天才真的存在吗? 已阅读 1763 年,7 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音乐声的调子(绝对音高),同时期的许多已成年、经验丰富的音乐家都无法与之匹敌。那时人们认为,这种罕见的能力是万里挑一、与生俱来的天赋。 这种观念持续了200 多年,直到近几十年才有所改变。比如,2014 年的《音乐心理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 个年龄在2~6 岁的孩子,通过数月的训练使他们能够辨别 14 首和弦,然后测试他们是否能正确说出单首和弦的音高。结果是惊人的:所有孩子经过训练后都培养出了辨别绝对音高的能力。 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莫扎特幼时的经历:莫扎特的父亲在其 4 岁时就全职教授他学习乐器,他所受的刻意训练远远超过上述实验中的孩子,这种训练能够使大脑发展出响应绝对音高的回路— — 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研究人员认为,大脑具有适应能力,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