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案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第八组首篇课文《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童话。这个单元以科学常识为专题编排。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它既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 — 用纯净的文字为读者营造浓浓的温情,建构起真善美的境界,同时它又有科普文的特点— — 知识正确,用词精确。 教学内容: 这篇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水会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脾气变化无常。长长的文章就是长长的谜面,文章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种种变化,让读者去猜,让读者通过阅读,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接触谜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文章的语言画面感强。作为科学童话,作者写得既生动又准 确,同时文章多处 利 用短 长句 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 奏 感。第四 段 又运 用对 比 描 写的手法写出了水性格 上 的两 面性。基 于 以上 考 虑 ,我把 本 课的教学重 点放 在感受 科学童话语言的优 美、准 确的特点上 ,着 力 构建“关 注 语言特点、感受 学习 乐 趣”的语文课。 教学目 标 : 1. 认 识11 个生字,会写4 个字冲 、池 、浮 、黑 。 2. 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知道 云 、雨 、雹 子 、雪 等 自 然 现象 都 是水的变化形成 的。 3.学生初 步 感受 科学童话,体 会作者写作用词准 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 比朗 读,感受 语文学习 的乐 趣,激 发 学生阅读其 他 科学童话的兴 趣。 教学重 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知道水的变化。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用谈话法:同学们,平常你们喜欢看看魔术表演吗?今天咱们的课堂上就藏着一位小魔术师,它刚才悄悄地告诉了我 ,只有认真学习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想学习吗?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我是什么》,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教师出示幻灯片第一张,让学生读课题-《我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读出惊奇,探究的语气,想一想它到底是什么呢? (2)教师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引出谜语。 谜语一、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