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英语师范专业特点的多模态英语口语课堂设计与实施基于英语师范专业特点的多模态英语口语课堂设计与实施 多模态英语口语课堂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模态刺激感官体验,教学过程中刺激感官体验,使传统的课堂模式由单一向多样转变。同时,基于英语师范专业特点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于口语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教学资源进入口语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逐渐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大学口语课堂上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教学多模态实施是本文重点讨论的课题。 2 讨论背景 多模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等感官模态的结合,也指教学过程中文本语言模态、图像模态、声音模态等多模态的运用。口语学习是口语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老师利用 PPT 辅助教学,整合视频、音频、图片,使知识以多模态形式呈现(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吸引、维持学生课堂注意力,达到激趣的效果。根据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可理解性输入”对于二语习得至关重要。基于专业特色的多模态口语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对象背景专业不同,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语言输入材料,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减少学生在语言输入过程中的障碍,使新知识与专业知识结构形成实质性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意义学习及理解性记忆,有利于知识的进一步深加工,顺利完成语言的内化。 Long ( 1983)在输入假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互动假说,遵循输入—互动—习得的理论模式。基于专业特色的多模态口语教学通过实物、模象直观,辅之以言语直观,并基于学生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语言输出练习,提高二语习得效率。 本讨论基于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原有知识结构及心理特征,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话题辩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口语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老师职业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 基于专业特点的多模态口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下面阐述以“高考应不应该分科”为辩题的凸显师范生专业特点的英文辩论口语教学实施。辩题选材新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贴近生活,有趣味性。围绕教育话题进行讨论,凸显了师范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有话可说,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辩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育批判思维,并加深对教育体制的认识,拓展专业视野。教学对象为英语师范专业大一学生,学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