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讨论】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及进展困境 (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效益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比较落后,老师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教学内容缺乏特色,农村教育处于落后和低效状态:导致这一境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没有真正落实科学进展观,更没有把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摆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上来;究其原因,其一,当地政府和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教育是生产力进展的直接推动力,教育性投资是生产性投资,而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潜在的、非显性的,所以,农村基础教育常常被搁置于经济建设中心之外。其二,老师与家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很难改变几千年以来的农业文明带给他们的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法律规范和价值取向,把“离农”、“厌农”作为刻苦学习的前提,把升学当作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出路。由此学校只重视普通知识的传授,甚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简单模仿“城市化教育模式”,偏离了国家确立的“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服务上来”的方向。因此,培育出来的学生既不热爱农村,也缺乏建设农村的责任、激情和真正本领。 (二)学校分布点多面广区域进展极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且人口基数庞大,这就决定我国农村学校布点也十分分散,而老少边穷地区尤之。首先,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偏小,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率,也影响了区域内教育的整体进展水平。其次,在广阔的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加上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近来年,农村地区之间的教育进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差距更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区域进展失衡。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非均衡进展,进一步加剧形成农村基础教育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不良进展态势。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硬件设施,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物力资源极度匮乏的境况。全国农村汉有一半左右的中学和乡镇中心校建立了实验室,而绝大多数的实验室的仪器配备尚不完善,且利用率极低。农村校舍整体水平不高,边远山区更是破惫不堪,危房大量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