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外汇负面效应与应付思索 自 2024 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 2024 年以后,外汇储备以 2024 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24 年 4 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 2024 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 4619.05 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进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 3 个月进口额或占 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24年 6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 17 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 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表 1) 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与投资差额进一步扩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货物贸易顺差增加。通过表 1 可以看到,2024 年上半年,常常项目顺差 1629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8%。其中,货物贸易顺差 1357 亿美元,增长 70%。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进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 。2024 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902 亿美元,增长 132%。其中,直接投资顺差 509 亿美元,增长 64%。这些是决定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基本因素。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 “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中国等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商机为中国经济的进展奠定了基础。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顺差逐年递增,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世界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发高涨。2024 年,第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来自日本。原因来自于中国成本低、质量高的商品大大冲击了日本制造业,但日本并不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人为打压本币来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日元汇率贬值,缓和通货紧缩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