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室女月经过多的中医辨治_月经后期中医辨证辨治室女月经过多的中医辨治_月经后期中医辨证辨治 病历简介 患者,女,17 岁,在校学生,20XX 年 2 月 6 日初诊。 患者由其母陪同前来就诊,症见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语言低沉,少气无力,一派气虚血亏之象。其母代诉:近年来,每次月经如崩,量多色鲜,需 7~10 天才能洁净,每次月经后人如生了一场大病,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身体。患者身体日渐衰弱,为此前来就诊。现正是月经期第 3 天,故欲调经止血。患者本人述:除月经量多外,还伴小腹痛苦,按之、热之舒适,腰痛而有下垂感,胃纳不振,四肢无力,时有潮热。自 14 岁月经初潮后,开始时多时少,现近 3 年来,每个月经量多而时间长。诊脉细数而微弦,舌红少苔。此为肝肾气虚,气不摄血之证,宜标本兼治,凉血止血,补益肝肾为法。用犀角地黄汤合举元煎加味:水牛角片 15g(即犀牛的代用品,宜先煎入药),墓头回 30g,槐米 10g,焦山栀10g,黄芩 10g,冬桑叶 10g,生晒参 10g,生黄芪 15g,升麻炭 10g,炒白术10g,炙甘草 5g,炒白芍 10g,炒丹皮 10g,大生地 15g,血余炭 10g,炒藕节10g,益母草 15g,陈皮 5g。7 剂。 复诊,诉月经明显减少,其他诸症稍有缓解,现腰痛如折,五心烦热,脉细,舌淡红。即前方去焦山栀、黄芩、炒丹皮,加龟板 10g,菟丝子 10g,川断10g,杜仲 10g,加重黄芪至 30g。又 7 剂。并嘱每在经前 1 周左右来就诊调经,以防患于未然。 每次经前以二仙汤(仙茅、仙灵脾)、举元煎(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犀角地黄汤(水牛角以代犀角、白芍、地黄、丹皮)组合增损调理,经 3 个月的调治,现经来如常。 学生 本案所说的“室女”是什么意思?请老师作一个说明。 老师 室女是指未成年的、未婚女子,其定义即未出嫁的女子。一般是指未婚少女,即 13~18 岁的未婚女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学生 在本案中请您分析一下室女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老师 从其临床表现,说明其病情非一日之变,已有一段时间了,日久出血过多,导致阴血亏损,阴虚则生内热,内热不清,热迫血行,出现恶性循环,即出血多,内热重,热重更致血出。阴血亏损,常及阳气虚衰,故往往出现气血俱亏之象,如见面色苍白、少气无力、四肢酸重等,气虚不能摄血,则月经无控,出血更多,如何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根据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当先止血,以断其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