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生美育教育的思考 【摘要】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家风家训重在言传身教,祖传子承,人文化成;家训有形,重在法律规范,指导约束,助益实践。而现在随着网络世界的高速进展,一些不健康的家风家训正在腐蚀孩子们的心灵。本文将阐述如何利用“优良家风家训”逐步占领孩子们的心灵阵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关键词】 优良家风家训;育人氛围;净化心灵;家校合作 随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家训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家训并不生疏,可是终究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可见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训,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一、学校美育教学立德为先 学校重视人文教育,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培育的提升。让我大为忧虑的是 ,我所教的学生则对家风家规大多一问三不知,几乎所有的回答要么所问非所答,说得张冠李戴,不伦不类,牵强而错位;要么就是一些不健康的家风家训。我对我所教的农村学校三年级 14 班近 800 位同学做了份调查,仅有 200 位同学写出自己的家风,大部分同学写的都是把个人卫生,个人消费当成了家风家训,例如:不吃零食,勤洗头洗澡,在家洗衣服、拖地等。还有两位同学写的竟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多读书、多赚钱”。我把这两位同学的观念与其他同学分享的时候,部分同学竟表示理解与赞同。造成这些不健康的家风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的影响。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带。现阶段人们拜金主义,享乐思想比较盛行,网络上电视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也充斥着此类信息,孩子们看着听着就会觉得好玩,久而久之就记住并传开,而大多数父母都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引导、教育,所以孩子们会有这种理解也不足为奇。中国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慈母败子”“孝子不生慈父之家”等观念。反对溺爱子女,只爱不教,强调家教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性。而我们的有些家风家训是残缺的或支离破裂的,不具体、不全面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消极作用。因此,我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