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科学教学观察方法 [摘要] 观察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把眼、耳 、鼻、舌等感觉器官的感知作为观察方法,没有认识到这些是感觉通道,是猎取信息的渠道。老师只让学生停留在感知觉上,没有过渡到观察层次上,导致学生观察的精确度不够。通过分析感知觉和观察的关系及区别,正确认识看、摸、听、闻等活动是获得科学事实的方式;将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和理解性三个特性来与观察法的目的性、全面性和精确性相联系,指出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在整体上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感知觉的进展。 [关键词] 感知觉;观察;小学科学;观察方法 一个人的科学认识重演人类的科学认识历史,小学生的科学认识处于科学事实进展阶段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现象论阶段,描述现象和实验结果的阶段,即小学生具有现象论特征。[1]所以在小学科学课中,观察是学生猎取科学事实的重要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将感觉器官的感知作为观察方法。在很多小学科学老师的理念里,观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老师往往会有错误的方法指导,比如将眼、耳、鼻、舌作为观察的工具,把看、摸、听、闻作为观察的方法。认为观察是人们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活动。“观察方法具有多样性,组织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借助手、鼻、耳等器官进行观察。”[2]还有些老师或者文章里认为将观察课分为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和使用工具进行观察两种。直接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观察课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事物的特性,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来进行“正确观察”的方法。[3]如:观察认识植物(叶、种子、果实、根、茎)的外部形态,动物(金鱼、青蛙、蚂蚁、鸽子、蜗牛)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认识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的四季特征,观察光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影的变化及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认识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岩石(砂和粘土)和金属(铜、铁、铝)的特征等。(二)观察要使用全部感觉器官。有些老师认为在一个观察活动中尽量要把所有的感觉器官全部使用来猎取科学事实。例如“带领学生感知体验用手摸、鼻子闻、用耳听、用嘴尝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技巧”[4]。老师在观察活动中,直接将摸、闻、听和尝作为观察方法,要用多种的感官进行体验达到观察方法的多样性。老师认为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感知就能使观察更全面,把感觉器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