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讨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讨论 摘要:小 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校的课程制度保障不完善、老师课程实施能力欠缺、课程评价定位不当等。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制度化地开设起来,必须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学校首先要健全课程保障机制,强化课程的价值和地位;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充分利用其学科课程资源;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资源 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的创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20XX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时至今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年来,经历了不断的探究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领域。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生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开的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课程制度保障不完善 目前,在很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没有常态化、制度化的开设起来 ,非常容易受到学科课程的冲击和取代。学校没能有效地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讨论工作,对专业老师的培训也不到位,培训层次较低或培训形式单调,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能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改革评价体系,许多小学也没有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考评学生和老师的依据,导致老师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学校需指定相应的课程保障制度使本门课程完善起来。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老师课程实施能力欠缺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指导老师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不足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需要进行校本开发的课程,它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老师必须根据具体的选题和实施状况进行独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但有些指导老师缺乏课程理论的功底和课程开发的经验,而日常繁忙的教学工作又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弥补这些不足,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课程开发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