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教之道,德为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老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将育人寓于学文中,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老师威信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老师培育。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老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老师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培育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二、深刻挖掘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小学语文老师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仅靠课堂进行。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要接触一些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阅读练习文章,使学生获益匪浅。教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作业一收回,我就感到了同学们的良苦用心。有的画了一幅爱护环境的宣传画,有的写了一首赞美地球妈妈的诗,有的写了一篇文章……当我把他们的作业发下去让他们互相学习时,同学们非常活跃,最后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节课在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的歌声中结束。此后,我发现有些同学自觉当起了环保小卫士,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环境。 三、开展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另一途径。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竞赛,成语故事竞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