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并购方案对商誉确认金额的影响并购方案对商誉确认金额的影响 王忠芳 摘要:商誉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内部经营积累自创产生,一是企业合并产生。因为内部自创产生的商誉具有难以确认和计量的属性,一直以来都不允许确认,而企业也只有在并购时才允许确认商誉,这也是网络流传“无并购,不商誉”的根本原因。基于企业账面的商誉都是企业并购形成的基本属性,不同并购方案下或者并购过程的不同对合并报表商誉会有哪些差异?这不只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可能涉及企业并购方案甚至更高层次的公司决策问题。了解商誉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可以为并购在财务方面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商誉;并购;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一、商誉的本质及理论基础 (一)商誉的本质 商誉是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时产生的,是企业支付的合并成本大于企业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1]。它通常是指企业获得超过正常利润或者说是行业平均利润值的能力,可能来源于多方面,比如被并购方无法在报表中反映出来的特别的地理优势、行业壁垒、经营管理能力、研发能力、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声誉或者较高的从业人员素养等等。 (二)商誉确认的理论基础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加合并的各方相互独立的合并,即在合并前以及合并后不受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1],一般可分为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 商誉的确认过程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的一部分。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将被购买方,也就是被合并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根据合并中确定的公允价值确定,企业支付的合并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本大于或者小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者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又可以分为一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和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 虽然市场中并购方案设计的多种多样,但若是用会计语言描述,不外乎常见的几种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根据并购过程中并购股权比例的不同,常见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以下四种: 模式一:购买被收购单位股权,且收购股权比例达到 50%以上,也就是一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模式二:购买被投资单位股权,收购股权比例在 50%以下,后又进一步追加投资使持股比例达到 50%以上实现控制,也就是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