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有名的三位和亲公主,一样巾帼不让须眉!本文导读:在古代历史上, “和亲 ”是一种长期存在并且被经常使用的政策,有人觉得这种政策的事实是一个朝代懦弱的表现,打不赢敌人就只能用一位无辜女性的幸福来换取暂时的和平, 但是小编觉得不管这样的观点如何,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时期,也不管是国家强盛还是衰弱,和亲都是对外最常被用到的一种手段,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令人悲伤但是有令人敬佩的故事,尤其是在和亲频繁的西汉时期,小编了解到在西汉时期有三位伟大的女性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长达四十余年的政策,那就是打击匈奴,但是在初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有心无力,所以汉武帝在对内准备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对外联合其它的国家,一起攻打匈奴,其中联合的势力中最强大并且和匈奴有着世仇的乌孙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汉武帝对乌孙国说愿意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咱们也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和亲都不会是真正的公主,而是从宗室或者是宫女当中挑选一位赐予公主的名号,被选中的就是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细君公主年轻貌美。气质高贵,乌孙国王直接就被打动了,觉得汉朝送来了这么动人的公主,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于是就封为了右夫人,但是细君公主和亲的命运并没有到此为止。两年后乌孙国王因病去世,按照当地的习俗,子孙要继承祖父的妻妾,无法接受的细君公主,向汉武帝请求回国,但是收到的答复却是“在其国,从其俗”,无奈之下细君公主只能忍辱再嫁,三年后在生下孩子以后因为产后失调再加上心绪难平病逝,在细君公主死后,新人的乌孙国国王岑陬再次向汉朝求婚,这次汉武帝又挑选了一位宗室女子进行和亲,这次被选中的是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不幸的命运总是相似,远嫁塞外的解忧公主在这位岑陬去世以后,又嫁给了新的国王“肥王 ”,不过小编了解到解忧公主与这位新国王性情相投,很是恩爱,并生下了三个小王子,使得乌孙国和汉朝的关系大大拉近了。可是就是在几年之后,“肥王 ”一病不起,王位传给了岑陬的儿子泥靡,也就是匈奴公主的骨肉,解忧公主不得不再次下嫁,经历了三嫁之后的解忧公主在西域生活为了五十多年,年已七十的她上书宣帝表示“年老思故乡, 愿得骸骨归汉地”,哀切的言辞令汉宣帝动容,她才得以回到长安。小编想讲的第三个和亲的女子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她就是王昭君,虽然王昭君是是自愿和亲的,但是远嫁之后王昭君过得并不好,尽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