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 2017 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题说明: 1.本试卷共6 页,满分为50 分,考试时间为6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3.考生答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第一部分选择题( 20 分)一、单项选择(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 分,共 20 分)1.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 管理C.促进对外交流D.巩固国家统一3. 民族交往、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次著名的改革出现在A. 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C.南北朝时期 D.南北宋时期4. 隋朝虽然短暂,但许多举措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创立行省制度5. 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6.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 ①②B. ①③C.②③ D.③④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 称其危害“等于焚书” 。他抨击的是A.设宣政院 B.废除丞相C. 八股取士 D. 设军机处8. 右图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0. 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小明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红军四渡赤水河 B.召开遵义会议C.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11.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