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9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扬州中学十二月质量检测高三历史(选修)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2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第Ⅰ卷(客观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导致分封制崩溃C.维护了宗法制度 D.促使礼崩乐坏2. 《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赵襄子说: “晋阳之 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 行仁政 B.法先王 C.重礼乐 D.正其名3. 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前提是A.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国际减轻对豪强的依赖C.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 D.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4. 《晋书· 卫瓘传》记载: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 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 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5. 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A. 王羲之 B.张旭 C.柳公权 D.颜真卿6. 《梦粱录》载: “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A. 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7. 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