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中学基本实现现代化校舍建设标准(试行)一、总则 (略) 二、学校布局、选址与规划7.学校布局(l) 学校布局应根据区域的人口规划和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实行“规模”办学,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新建住宅区、经济开发区要按生源规划建设合适规模的普通中学。(2)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近人学的原则确定。应避免学生跨越车流量大的城镇主要干道、无立交设施的铁路干线及高速公路上学。8.校址选择:(l) 新建(含迁建)的普通中学校址应在地质条件好、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平坦、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排水畅通、环境适宜、公共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区及丘陵区的阴坡面、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地、泥石流及洪水频发地区等地段。架空高压输电线及通航河道不得穿越校区。(2)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9.校园规划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l) 新建、扩建、改建的普通中学都必须进行规划设计,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建设。(2)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根据需要预留适当发展余地。教工住宅应纳入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宜建在校园内。(3)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劳动技术教育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楼应布置在总平面的静区,并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主要教学用房不宜沿城镇主要干道建筑红线布置,距铁路至少300M ,公路干线至少 80 M ,并设置绿化隔离屏障。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临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镇规划日照、防火、卫生防护等有关规定。(4)建筑组群宜布局合理,并与校园绿化、美化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力求体现中学建筑特色,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5)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既要有一定分隔,也要便于联系。要保证体育活动场地有充足的日照。带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取南北向,并与主要教学用房纵轴垂直布置。(6)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路面范围的地下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学校主要建筑之间,宜有廊联系。(7)室外上下水、煤气、电缆等地下管线,应按校园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