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试题1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 2021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 ,19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5 题。 材料一:据民政部统计 ,2002 年至 2012 年,我国自然村由360 万个锐减至270 万个,平均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就有几百个。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推平了,“小桥流水人家" 不复存在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曾经生生不息的传统村落既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是大势所趋,把城市建设得很美好, 契合公众的期待。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偏远农村就应该选择性遗忘,就应该任其自生自灭 . 相反,随着人口的减少,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口分布也更加零散,很多日渐凋零的村落,固有的村民自治也形同虚设。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治理投入不仅不能削弱,相反还应该加强。留守老人需要关心,孤寡鳏独需要照顾,那些遗留在村庄的人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关心.我们呼吁保护传统村落,是提醒人们看到它作为一种乡愁载体、一种历史遗存、 一种传统生活样式的重要文化意义、 精神价值, 并不是主张人们还生活在那种穷苦中. 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我们乐见城镇化改变了人口结构和城乡格局,让很多人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 但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成果,不应该只惠及城市人口,也应该适当反哺乡村,最大程度呼应“留守者”改善生活品质的合理诉求。从“精准扶贫 "到“乡村振兴” , 人们看到了农村焕发全新生机的可能性,也对心中那个久远的小村落寄予深情 . 更加关爱还留守在村落的人,尽最大可能保存好乡村风貌,那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所在才可能一直等在那里,我们才可能回得去.(摘编自李思辉《不能把“最后的村民”遗忘在繁华之外》)材料二:乡村振兴这种整体性的战略安排与过去提出的“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也有所不同。它是以城乡融合为根本理念的,应当说 , “城乡融合" 是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着眼的是以工补农和以城统乡,农村成为各种政策和补贴的接受者, 这种思路虽然比城乡对立的理念有所进步,对解决“三农" 问题有所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