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5 月第 14 周主编教师:洪秀竹审核教师:班级:姓名:座号:25、《河中石兽》导学案纪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 作家作品简介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 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2、给下字注音圮() 募() 棹() 杮() 湮()啮()溯()欤()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7)不更颠.乎()(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三 . 疏通文意, 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 1)自由朗读。(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3. 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译文:(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四、巩固提高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寺临河干.()(2)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4)遂.反溯流逆上矣() 2 .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傎乎?译文:五、反馈延伸:1.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2. 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2、 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复习巩固。1. 通假字曳铁钯.“____”通“ ____”,_________ 2. 一词多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众服为确论 ( )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3. 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