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感应天地律动,,抒写乡土记忆感应天地律动,,抒写乡土记忆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越思考它们就越感到发自内心的敬畏,这就是天空中的星辰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是伟大哲学家康德的一段名言,学仕将其放在此书的扉页上,说明他对这段话的珍惜与崇敬,从中也就大抵看出此书的主旨和立意。 “天空中的星辰”是自然,“心中的道德律”乃人事,康德的这句话其实照应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命题 “天人之际”。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就是“自然”,充盈着灵性与神性的自然;“人”生存于天地间,与自然血脉相连。学仕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中医说妇女的月经和月亮有关,且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证:妇女“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候也”;现代医学讨论证明:正常的月经周期为 28 天左右,而事实上月球饶地球一周也确实需要 27.32 天——令人惊叹不已。据说现代妇女们的月经紊乱,是因为在城市里很难看得见月亮,而本该黑暗寂静的夜晚变成了嘈杂喧闹的不夜城所致。一个充满了未知数、充满了诗意和神性的月亮,被一个冰冷的物质化的月球取代,可能就是现代人厄运的晦兆。 在这段话里,自然与人的关系昭然若揭。天地自然规律的破坏必定使人类社会受到损害,这实际上就是当前生态危机的症结所在。 “自然与人”,作为中外古今面对的一个“元问题”,一个笼罩“人类生存”的大问题,随着时代的递进不但没有得到适当解决,甚至还日益恶化了。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不但蔓延在自然界,也侵蚀了人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天空的星辰被雾霾遮蔽,人心的道德被物欲吞噬,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当代人对此无不疑虑重重、忧心忡忡。 在他的同代人中,学仕对人类生态的关注是比较早的,这出自他善良的先天禀赋与敏感的文学气质。对于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困窘,他不仅是知识的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译、理性的阐释,而且将自己的个体生命紧贴身处的自然环境,以自己的呼吸与心跳感应天地间的变幻与律动,从而吐露自己的真实感受,抒发自己的心声。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书里的核心词汇是“乡土”和“记忆”,更确切一点说是关于乡土的记忆。在我看来,这两个词汇就是“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因而注定是文学的秘府、诗性的渊薮、审美的胜境。 乡土,首先是一方自然环境,是天空、大地、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时间、岁月;乡土又是一支聚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