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 法律规范的信息披露,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银广夏等一批造假公司的曝光,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执法与监管等方面还任重道远。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两大痼疾 (一)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屡禁不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合规,是评价证券市场是否法律规范、健康的主要标准。而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却屡有发生。2024 年 2 月,沪、深证交所分别对2024 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进行了等级评估:深交所 514 家挂牌公司中,30 家优秀、201 家良好、249 家一般、34 家不及格;上交所 646 家挂牌公司中,53 家优良、534 家合格、59 家不良。2024 年,中国证监会查处与虚假披露相关的案件 33 起,处罚上市公司 8 家、高管人员 80 多人,处罚涉案会计师事务所 3家以及注册会计师。21 人。上述资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屡禁不绝,问题相当严重。 (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证券是一种特别商品,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对其进行价值推断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财务会计信息,既是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也是广阔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虽然各有关方面已愈来愈重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断制定、完善相应法规。并加大了监管和处罚的力度,但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致使虚假信息泛滥成灾。琼民源、郑州百文、中科创业以及银广夏等,无一不对中国证券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危机。此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疏漏和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也是令人堪忧的。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三大危害 (一)破坏了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不仅仅是一种义务,而且也是其是否诚实信用的一种直接体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上市公司赢得一笔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有关讨论表明,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做得好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都相对高于其他同类公司。相反,信息披露违规甚至恶意造假,则会破坏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并对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目前的短期行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中科系崩盘、亿安科技操纵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