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的若干因素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在我国实施积极的还是适度的甚至是紧缩的财政政策,绝不是人们随意的取向,而是要考虑一系列因素才能确立。探究这一问题,对于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进展国民经济,调节供求关系,抑制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财政政策取向关键取决于经济是否滞胀还是通胀 众所周知,财政政策从来是为实施经济持续进展服务的重要工具。它取向什么样的座标,主要看计划期内经济是否滞胀或通胀。假如经济滞胀,就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反之经济通胀,就要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多年推行扩大的财政投资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决定性因素是由于我国经济滞胀。无论在我国还是国外都是如此。因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有着共同的衡量标准,即为了实现抑制通膨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我国自 1998 年以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在当时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下推行的。国外,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为了缓解经济危机,有责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帮助有关国家摆脱危机;国内,存在着严重的通货滞胀,这是更重要的因素,更加需要实施极极的财政政策。 实践已证明了这一政策的正确性。由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 1998 年到现在,我国的经济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整个经济进展。例如我国发行的国债,从 1998 年至 2024 年 4 年时间里,共发行 5100 亿元,用于基本建设,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38、1.44、1.81、1.66 个百分点,使我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处于衰退的情况下,仍呈现一枝独秀。看来,只要有利于抑制通货滞胀,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我国经济通胀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取向将会是紧缩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取向还必须考虑利与弊的因素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要考虑上述定性因素,还应考虑实施中的利与弊的因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如其它政策一样,都有一定的极限。当长期实施积极的即过度的财政政策,必定会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有弊。它的利表现在上述已经阐明的抑制通货滞胀、扩大内需、拉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济增长等方面;它的弊主要反映在: 1、影响宏观管理平衡。由于长期的国债投资,必定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促使投资的增速不仅超过 GDP 的增速,而且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超过消费的比重,这就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