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扎实提高乡镇学校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扎实提高乡镇学校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 乡镇学校集体备课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集体备课正逐渐成为当今各地各校教研活动的主流,并经实践检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方式。它不仅打破了老师一本教参打天下的被动格局,而且有效解除了老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困挠,充分激发了老师参加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制造性,为促进老师共同进步提供了“捷径”,有效提升了老师教书育人的综合本领。但是,在大多数农村乡镇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老师“来”而无“备”。 因为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区域间教学水平相差悬殊等,很多乡镇农村学校的老师在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时准备不足,或随手捞教参,或“参考”他人现成教案,或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他人的教学设计,更有甚者便是“空手赶集”——带着教材应付了事。这样的集体备课当然有用性不强、质量不高、有名无实。 二是老师“备”而不“研”。在目前多数农村乡镇学校,“一言堂”的集体备课现象仍时有发生。不少老师因初备不充分而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有效建议,对教学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剖析、教学环节的设计等不能从教学的深层次出发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讨论,更不能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重建。这样的集体备课因为缺乏问题的引领或因老师讨论的话题过于分散而使备课讨论流于形式。 三是学校管理“集”而无“分”。 一些学校对集体备课之“集”设置了各种严格规定:课时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甚至教案的格式和纸张也要求统一。老师们只需根据学校制定的集体备课表格进行填空就可以了。这种“集”而无“分”的集体备课,既不利于老师展示自己的自主探究、自由发挥、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因老师个体的能力和学情差异而受到制约,不利于集体备课成果的推广普及。这种集体备课不利于群策群力,发挥老师集体智慧,因而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备课。 四是老师“备”而不“用”。集体备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而现实是,集体备课的成果执行度不高,虽然有了统一教案,但没有多少人根据集体备课规定的统一教案去实施教学,不少老师并没有真正将集体智慧的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集体备课继续流于形式,不见实效。 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乡镇学校需要对现有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