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把作文“画”出来把作文“画”出来 杨春红 摘 要:语文素养中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写作能力是很多学生较为薄弱的一项,是众多同学提高语文成绩的“拦路虎”。“写什么”是作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针对学生在写作方面遇到的问题,寻找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改变学生惯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引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思维导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符合这一要求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 挖掘素材 审题立意 作文教学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的基础。”这种素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写”是语文能力考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而这项能力恰恰是很多学生较为薄弱的一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挖掘素材、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能力差,导致写作时不知“寫什么”和“怎么写”,这是作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用“画”的方法记录思考和创作,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者相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性、发散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以往的作文教学,我们更多的是注重范文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轻视了对学生素材挖掘、审题立意的训练。笔者将思维导图引进课堂,以“画”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理清思维,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挖掘写作素材,利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性、系统性进行审题立意,效果较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巧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挖掘素材、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写作能,能更有效地帮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写作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就如何巧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挖掘素材、审题立意进行总结。 一、巧用思维导图挖掘写作素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巧用思维导图挖掘写作素材方法一:利用思维导图中“水平思维”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级分支发散,全面发散,挖掘素材 水平思维就是以一个词或句为中心点,并将它作为联想、想象的原点和关联点进行发散思维,将所有与之有关的“意念”联系起来。现以作文教学《这就是我的承诺》为例解说如何用“水平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挖掘写作素材。如图所示,首先以“这就是我的承诺”或“承诺”作为中心点进行联想,只要和中心点有关就可用一级分支连接起来,全面发散联想,不受限制,这样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