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1页
1/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2页
2/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只有学生能问、会问,才有创新的可能,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素养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意识 素养教育 在我国古代,对老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老师的职责原来就是用来传授道义解答不明白问题的。但是现在的老师都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少发问。 课堂上,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常常会喊一句:“有疑问的,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通常都是没回应。那么学生真的没问题吗?他们真的会了吗?其实不然,你走下去巡视一圈就会发现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拦路虎,但很少有人会提出来。有些学生宁可停手不做也不会想到问问老师怎么办。在飞板加工时,有的学生第一根已经锉坏了,第二根还是在照老方法做,没想过去找原因或是问老师。我们的学生已经不习惯于“问”或想“为什么”,确切地说问题意识非常淡薄。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着我们的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有了发明,有了改进,有了我们现在的文明。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制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这么重要的问题意识,是谁在扼杀它呢? 首先,我国的教育给人的印象就是考试。升学率,分数是两根无形的指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棒。考什么,上课就讲什么。每一堂课都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等一步步设计好。要问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学生只是被动的坐在教室接受信息,跟着老师的设计流程走。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学习最终就是演化成一个分数,它决定了你以后上什么样的学校,过什么样的人生。而这分数则来源于课堂内容,评估试卷。只要搞懂这些公式,概念,题目就够了,其余的不用多想。以致于造成学生不会问,不想问。 其次,不敢问。画九巧板平面图时,有个学生没有动手画,问他为什么不画,他小声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