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探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讨论与培育探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讨论与培育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语言就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对于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学习外语绝不仅仅意味着掌握单词和语法,更要深化了解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外语教学 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培育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影响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因素,应当把语言的特定文化因素的内涵揭示给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和积累目标语的言语表达规律、模式及特征,使他们得以顺利逾越两种截然不同文化差异的障碍,提高语言的转换能力。 1、文化与语言的基本关系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根据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的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些社会学家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是共存和相互依赖的,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本身也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即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跨越目的语国家之间的文化障碍,才能做到交际的得体与妥当。 2、强化跨文化意识教学的必要性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al awareness)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育的。 2.1 强化文化意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假如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的真正含义。就英汉两种语言为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