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全民科学技术普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全民科学技术普及 摘要:党的十七大已经吹响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号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大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明显提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以践行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仔细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普及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进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科技进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社会应该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让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支撑。20XX 年国务院下发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 20XX 年的阶段性目标。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已把加强全民科学素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纳入了工作大局之中。 1 科普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是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目前全市共有 53 个市级学会、协会、讨论会,12 个县(市)区科协,41 个企事业科协,168 个乡镇、街道科协,345 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基层组织。同时,还相继成立了郑州市科普讲师团、扶贫驻村科技服务团、郑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郑州市科普美术协会、郑州市科普创作协会、鄭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等 6 支专业科普队伍。各级科协通过学会和科普组织领导着全市 5 万会员、41 万科技工作者、近 10 万乡土科技人才和 8 万科普志愿者从事科普工作。郑州市为将科普宣传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从“以一个学员带动一个家庭,一本教材影响一群人”的思路出发,全市各级科协和全市性学会全年举办科普讲座(含科技周)20XX 次,听讲人数 107.4 万人;举办科普展览(含科技周)1013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次,参观人数 118.5 万人次;举办科普宣传 896 次。 1.2 科普设施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抓科技馆、科普大蓬车、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社区科普大学等工作。从"树立科普样板,辐射带动其它社区"思路出发,共建成 1 个省级科普示范区,10 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